據了解,我國高端設備的關鍵零部件仍然嚴重依賴進口,其中高檔數控機床70%~80%都依賴進口,而配套的數控系統90%依賴于進口。而國產工業機器人所需的精密減速器、伺服電機和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,多數直接采購國外產品。核心部件依賴進口,成為我國機床行業的軟肋。
但是C919民用飛機的誕生刷新了國民對于中國制造業的看法,C919是中國繼運-10后自主設計、研制的第二種國產大型客機。在歷經8年的光陰蹉跎后C919終于破繭化蝶,實現了國產中程干線客機技術突破。雖然該飛機的發動機是進口的,但是C919的機身和氣動布局近乎完全由中航工業和商飛完成,即使是起落架、輔助動力、液壓系統、電源系統等方面,也是由中航工業和國外合作伙伴合力完成。
有人認為,自主創新并非一定是原創。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劉姝威指出,創新不僅是一個新科技成果研發的成功,也包含著現有技術創新性的組合。她認為,蘋果iPhone的核心技術就是創新性的集合。造汽車也是一樣,車子設計出來,部件完全可以全球性地采購,而一個聰明的企業家,會選擇全球最好的產品。
同時對于“零部件”企業的發展我們也不會放棄,做到“整機”與“零部件”企業兩手抓。預計到2020年后,C919民用飛機將換裝國產長江1000A發動機。機床是先進制造技術的載體和裝備工業的基本生產手段,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設備。隨著一系列扶持性政策的陸續出臺,未來幾年我國機床行業有望在延續快速增長態勢的同時,在技術能力上實現質的突破。總體上看,我國機床市場的中長期發展勢頭依然會比較強勁,中國機床行業在未來幾年將步入發展的戰略機遇期。
引用老金的一句話“可怕的不是沒有希望,而是我們就地投降”。雖然我國機床行業不及德國、美國、日本這樣優秀的機床大國,但是怎么能夠對我國機床行業失去信心呢?前不久,筆者曾寫過一篇名為《看美、德、日機床產品魅力,聊聊國產機床和進口機床》的文章,文中詳細分析了我國機床產品與進口機床產品存在的差距,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。